㈠ 宁化县志的宁化县志概述
宁化,古称黄连峒,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唐乾封二年(667年)置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县。天宝元年(742年)更为今名。历属福建省汀州、临汀郡、汀州府、永安、龙岩、三明专区(地区),现为三明市辖县。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人,有12个民族,汉族占99.4%,其次是畲族。全县现设2镇14乡,共207个行政村和12个居民委员会。县治翠江镇。
宁化位于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广昌等县相邻,边界长达百余公里。在地史近期,全境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5座,主要分布在边境上的武夷山主脉和两条斜贯县境的支脉上,县城海拔320米。
境内溪河纵横分注四方,流入闽、赣、韩三江,素有“宁化饮的自家水”之谚。主要河道东溪、西溪会合于县城东郊,称翠江。本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8.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长达四个月,无霜期214~248天,年均降水量1700~1800毫米,年均日照1757小时,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地质结构复杂,侵入岩较发育,地层出露约三分之二,地下矿藏丰富,有钨、石灰石、锡、煤、铁、稀土、大理石等28种,钨矿储量、质量闻名中外,石灰石储量超过4亿吨,稀土、锡储量在省内也处优势地位。
全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山地270万亩,有林地占80%以上,森林覆盖率63%,现有林木蓄积量765万立方米。植物品种共214科1853种(药用植物1005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植物15种,宁化唇柱苣苔为国内首家发现,霍山石斛、重唇石斛和蜈蚣兰为省内新发现。杉木大材早在隋末便运销长江下游各地,驰名省内外和东南亚。猕猴桃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林副产品土纸、香菇、红菇也享有盛誉。野生动物品种有105科291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16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黑麂、苏门羚、金钱豹等5种。有耕地44万亩,占全省耕地的2.3%,占三明市耕地的17.4%,居全市首位。盛产大米、烤烟、油菜籽、莲子、辣椒干、薏米、魔芋等,牛角椒驰名国内外,远销东南亚各地。宁化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大米以产量多、质量好著称,“河龙米”有“贡米”之誉。
宁化是客家摇篮。自东汉开始,已有中原汉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南下,当时由中原迁居到鄱阳湖附近等地的客户,为避战乱,又向赣、闽、粤三省的结合部迁移,并大多数进入宁化,而且主要聚居在石碧(古称石壁)。后来他们以宁化为据点,向外从事拓殖。特别是由于宋室南迁,战争不断,盗寇四起,灾祸频仍,且兼石碧幅员有限,聚居过密等原因,他们或全家族或一部分陆续迁往长汀、上杭、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一带,甚至侨居到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居住海外的总人口就达五千万以上。台湾学者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曾经在石壁村住过”(台湾联亚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页)。1912年英国教士艮贝尔氏在《客家源流与迁移》一书中也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黄遵楷所撰的《先兄公度事实述略》则说:“嘉应一属,所自来者,皆出于汀州之宁化石壁,征诸各姓,如出一辙。”客家先民进入宁化定居繁衍的最盛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时期(即唐末至北宋),自宁化迁播各地的客家被称为正宗客家。因此,石碧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的第二祖地”以及“客家祖地”。
客家人的流迁,把中原文化带进宁化,从根本上改变黄连峒的旧貌,使之逐渐兴盛起来。宁化名人辈出,自唐至清考中举人152名、进士50名、状元1名。民国时期大学毕业的有90余人,出国留学的有10人。解放后1000余人考上大学,8人正在外国留学,获高级技术职称的有65人,获硕士以上学位的有7人。宋至清140余位宁化人著书立说300余部,其中郑文宝的《江表志》、罗登标的《易学阐微》、雷鋐的《读书偶记》等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唐代伍正己为汀州的第一位进士。宋代郑文宝,登太平兴国进士,潜力诗、史,擅长篆书,其篆刻《峄山石刻》被誉为后学楷模。明代张显宗,洪武间中状元,治学严谨。明末清初李世熊著述丰富,志节高尚,其《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纂的《宁化县志》被誉为天下名志。清代画家黄慎,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三绝”称誉。理学家雷鋐主张穷理致知,躬行实践,被赞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书法家伊秉绶其隶书别开生面,名重于时,与邓石如共称“南伊北邓”。他们都是我国的一代名流,建树卓越,享有盛誉。
宁化人民富有斗争精神。宋绍定二年(1229年),盐商晏头陀揭竿起义,队伍达数万之众,席卷泰宁、将乐、清流、长汀以及江西省石城诸县,斗争持续四年之久。之后,还发生过元至正年间曹坊曹柳顺为首的农民起义、明末清初的黄通农民起义和民国初年的西乡农民暴动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县之一。民国17年(1928年)在长汀省立第七中学读书的徐赤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被派回宁化开展革命工作,建立农会和党团组织。民国19年初,毛泽东、朱德分别率领红四军经过宁化,前往江西广昌,他们在宁化宣传革命道理,播下革命火种,毛泽东当时还写下《如梦令·元旦》一词,展望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6月,由徐赤生为首的宁化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曹坊、淮土、禾口、城关、李七坑五乡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暴动胜利后,于6月27日成立宁化县革命委员会。7月1日召开党员代表会,成立中共宁化特区委。民国20年成立中共宁化中心县委(辖宁化、清流、明溪三县),之后在宁化境内相继成立宁化、澎湃、泉上三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以及区、乡党组织和人民政权。民国2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由建宁迁到宁化安远,而后又迁到宁化县城。同年10月工农红军出发长征,国民党重占宁化,宁化苏维埃党政机关人员和地方武装转为游击活动,坚持斗争到民国24年5月遭敌人围困而全部损失。在苏区时期,宁化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不但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而且在扩大红军运动中,淮土、禾口还双获“我们模范区”的光荣称号。全县参加工农红军的共有13777人,革命烈士3000余人,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出宝贵的生命。抗日战争时期,宁化人民为抗日救国捐献大量金钱财物,有4900余名青年应征入伍。
解放战争时期,宁化人民为争取早日解放,作了不懈努力。民国37年3月,中共闽浙赣区委(省委),派共产党员到宁化开展革命活动,翌年在禾口、淮土地区组建游击队。宁化在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的形势下,经过多方面进步力量的努力,于1949年10月实现和平解放。
宁化自建镇至解放长达一千余年,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一直处于单一的自然农业经济状态。所以民国《宁化县志》叹息宁化人“囿于旧闻,鲜克变通”。到民国38年(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2045万元,人均150元,农业总产值占98.57%。
解放后,宁化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近四十年来,历经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1956年比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8%,年均递增8.6%,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8.1倍,农业总产值增长59%。1956年的农、轻、重比例为85∶11∶4。在1957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长10%,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214%。但因“大跃进”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工业大上、农业大落、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的局面,农业总产值下降26%,粮食总产下降37%。1960年后,通过整风整社、国民经济调整,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国民经济于1964年恢复到1956年水平,1965年开始发展,工农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长22%,其中工业增长81%,农业增长11%。1965年冬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社教”还未结束,又开始“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开始发展的势头又受挫折。1966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农、轻、重比例为77∶11∶12。1967年起,“造反派”停产造反,党政机关瘫痪。两年中,工农业总产值下降2%。1968年冬,宁化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逐步恢复党、政领导及职能部门的作用。1970年后大力开展水利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粮食生产取得大幅度的增产,同时工业也扩大了生产领域。总计1966~1976年的十年中,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很大损失,但仍然取得进展,工农业总产值1976年比1965年增长101%,年均递增6.5%,农、轻、重比例为68∶8∶24。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1978年后的九年,年均递增9.5%,为宁化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时期,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77%,农、轻、重比例为53∶17∶30。1987年社会总产值达27662万元,比1950年增长10.8倍,年均递增6.9%;工农业总产值比1950年增长9.47倍,年均递增6.6%;国民(国内)生产总值16001万元,比1950年增长7.65倍,年均递增6%。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1950年为86.2∶12。1987年为54∶25∶21。1987年国民收入达14312万元,比1950年增长7.46倍,年均递增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亿余元,比1952年增长30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0.5亿余元,比1953年增长52倍,财政收入0.14亿元,比1950年增42倍。
宁化是农业县,直至解放时,生产水平都很低,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5万吨,亩产只80公斤,亩均农业产值39元。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大大解放农业生产力,突破数百年徘徊不前的局面,1957年粮食总产达7.68万吨,比1949年增长70%。1970年后,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面积,引进水稻良种,粮食生产又有重大突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农业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至1987年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粮食总产达19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5倍和3.2倍,平均亩产430公斤,亩均农业产值278元,粮食商品率占1/3强。同时改变粮食生产的单一结构,农业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1949年为77.3%,1957年为75.6%,1980年为64.8%,1987年为57.6%。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产值在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2%上升到1987年的19%。在农业内部的各业中,副业发展最快,产值由1949年的107万元,提高到1987年的2033.7万元,增长19倍,由占农业产值的6.9%上升到16.6%,其次是牧业和林业。经济作物中传统的油菜籽生产基本稳定,每年约种植4万亩,亩产增加1倍左右;大豆生产由田埂豆替代秋大豆;传统的辣椒生产由于价值规律的影响而趋于下降。80年代后,烤烟、莲子和柑桔生产有了开拓性的大发展。1987年烤烟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总产达3989吨,成为经济作物的“龙头”,宁化成为全省的烤烟基地县之一;莲子种植面积349亩,总产138吨;柑桔种植面积13650亩,产量1490吨;茶叶种植面积2.4万亩,总产量363吨。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1980年企业数为447个,从业人员8743人,总收入1476万元;1987年企业数增加到7060个,从业人员22185人,总收入7716万元,比1980年增加4倍多。乡镇工业突破种种束缚,创办一批初具规模的工厂,1987年乡、村工业企业数3951个,总产值4555万元,比1979年增加16.6倍和10.6倍。随着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农业多种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1949年农民人均年收入27元,1987年达413元。农业经济的变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出现劳力过剩的新矛盾,虽然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力逐渐增多,但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改革仍须继续深化。
宁化很早就有手工业。据考古发现,在商周时期,已有相当水平的制陶业和建材业,采矿、冶炼、造纸、纺织也都发展较早。但是,在漫长的旧社会,其发展十分缓慢,直到民国17年,宁化才有第一台动力机械,至1949年也仅有一家工厂,全县工业总产值仅58万元。解放后,人民政府首先着手电力和交通建设,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突破工业“三就地”的束缚,向多渠道多方位的方向发展。至1987年,全县已拥有矿冶、电力、机械、建材、森 林、化学、造纸、印刷、食品、纺织、电子等工业企业161个,固定资产原值7252万元,职工6000余名,工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重工业占63%,全民所有制企业占33.8%。松香、松节油、云母电容器等产品获得部优、省优称号,钨酸质量达国际标准,有些商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总之,宁化虽已建立一些基础工业,但还很薄弱,尤其是能源工业。解放后,宁化的交通、邮电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解放前,只有一条宁化至连城的公路,宁化境内的通车里程仅37公里,1987年通车里程达774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2.7公里,基本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邮路及投递线路总长达2012公里,各自形成网络。
解放前,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很低,194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仅17.7%,青壮年文盲达半数以上。解放后,教育迅速普及,1987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85%,基本实现无文盲县。1987年有小学455所、中学11所,在校学生50891人,每千人在校中学生从解放前的2人增加到49.3人。文化、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城乡建立的文娱活动场所可一次性容纳两万人以上,影院座位1.5万个,收录电器纷纷进入家庭。全县设有医疗保健机构87个、病床842张,医疗技术、设备不断更新,疟疾、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已经消灭,新法接生率保持在95%以上,人均寿命由民国36年的33岁延长到1984年的66.11岁,198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6‰。
宁化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唐朝末年以后,中原汉人大批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宁化兴盛一时。但终因长期封建经济和地处山区的环境影响,宁化在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发展缓慢,直至解放时,仍然十分落后贫困。解放后,宁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短短的数十年间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数千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要实现现代化,要发达和富裕起来,任务仍十分艰巨、繁重,需要不懈的努力。宁化党、政领导,宁化人民已经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气,正以务实创新、开拓前进的精神,充分发挥耕地居三明市首位的优势,有效利用“有色金属聚宝盆”和丰富的山林资源,努力克服交通劣势,充分利用沟通闽赣两省边缘县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繁荣昌盛,走向现代化的明天!
㈡ 泰宁李家岩的厉史是什么
李家岩原名“天台岩”,明末李春烨曾在此苦读,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于是后人便以“李家岩”称呼此地。而天台岩寺就是他静心读书的地方,所以也被成为“李家岩禅寺”。从山下沿一条古旧的石阶往上500米,有一条悬挂于绝壁之上的岩槽走廊,岩槽开口朝外,外围筑上了铁、木两层栏杆,以方便行走;其尽头就是天台岩寺。进入岩寺之前,先穿过一条半米宽的石凿小道,面前石门书写一楹联“具怀逸兴壮思飞,可上九天揽明月”,横批“吞吐天地”。此为“雪洞”,即昔日李春烨读书的石屋,现为小佛堂。与雪洞相连的建筑就是天台岩寺,中为佛殿,左为辅房,右为禅房,简朴无华,与幽僻的岩穴气韵相通。
㈢ 泰宁古城的泰宁古城 - 交通
自驾路线: 高速: 三明———沙县——高桥——夏茂——将乐玉华洞——万安镇——泰宁(约119公里)福银高速 汽车站
路线说明:泰宁的十大景区分布较集中。
泰宁县城距泰宁展示中心2公里、距金湖8公里(二级路面)、距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28公里(柏油路面) 泰宁-泰宁展示中心-金湖--掉桥--大布线路车
西面:距李家岩景区12公里、距寨下大峡谷16公里(二级路面)。 泰宁--李家岩---寨下---大田线路车 泰宁--李家岩---寨下---大田乡--建宁县线路车
东北方:上青乡线 距上清溪下码头12公里(柏油路面)、距状元岩景区12公里(柏油路面)、距红石沟景区15公里、距九龙潭景区15公里(柏油路面)、距上清溪上码头23公里(柏油路面);
泰宁--长兴--红石沟--九龙潭--上清溪上码头--上青乡线路车 泰宁古城游览区就在县城中心。
公车路线:泰宁至金湖码头专线
㈣ 福建哪些地方好玩又方便
欢迎来漳州诏安游玩
诏安的旅游,并没有发展起来,正因为如此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景点:乌山红色之旅、九候岩山石水之美、悬钟古城海边灵秀、金光明寺晨钟暮鼓,惊险刺激的哈溪漂流,傲雪寒冬的梅花园,怪石嶙峋的石脚桶……
诏安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吃美食、诏安的海鲜大排档满大街都是好吃的有铁炉港海鲜大排档、后林海鲜大排档,
诏安的甜汤、菜头粿和蚝烙是诏安人夜宵的最爱,大街晚上的甜汤摊位常常人满,体育中心附近的蒸食膳家的菜头粿和蚝烙堪称一绝不管是夜宵还是午晚餐,都是诏安人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下的美食。
诏安的猫仔粥,各家有各家的煮法,懒得煮的就去保钦家或者五一菜市场边上的猫仔粥店里来一份。
另外麦熟估计整个中国只有诏安有,这个只有各人家里才会做一般过年后到立夏都会有人吃,过了这个时间就没人吃了,特别的味道出门在外的诏安人最是念想。
㈤ 福建有哪些风景名胜
(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闽浙赣三省边界的武夷山脉北段的武夷山市南部境内,总面积70平方公里,向有"奇秀甲东南"之称。
主要景点有"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和九十九座千姿百态的山岩。有武夷宫、一线天、九曲溪、桃源、云窝、水帘、天心等七个景区。有儒家的书院,堂、斋、屋62处,道家的院、观、坛、殿71处,佛教的庵、堂、寺、庙43座,隐者的寮、屋、轩、庐60幢,高士、山家的台、榭、宇、舍16所。丹岩摩崖上留有不少历代名人的石刻,还有距今3800多年历史的船棺和虹桥板。景区内还有许多珍贵的古树名木等。
(二)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厦门市南部,范围包括万石山地、鼓浪屿和厦门海湾部分海域。主要景点有:三湾江海、万笏朝天、鼓浪洞天、古刹新辉、虎溪夜月、金榜钓矶、洪济观日、上里探幽、曾厝度假、黄厝观景等十大景区。
鼓浪屿傍依鹭江,与万石山景区相连,素有"海上花园"美称。全岛绿化覆盖率37%以上,绿树、红花、碧草遍布全岛。岛上现存有13个国家风格各异的建筑物,故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
万石山景区,西、北为市区,东、南为景区海域,峰巅巨石遍布,岩奇石怪,千姿百态,独具花岗岩山地景观特色。景区以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虎溪鸿山、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4部分为主组成。
(三)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泉州市北郊3公里处,包括清源山、灵山圣墓、九日山三个景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景区文物荟萃,风景秀丽,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称。主要景点有:老君岩,高5.63米,宽8.1米,厚6.85米,为我国宋代石刻艺术代表作之一,属国内罕见的大型道教石像;有宋代石雕释迦牟尼坐像及千手千眼观音坐像的千瑞寺;有米芾手迹的"第一山"石碑;有弘一法师舍利塔的千手岩;有附于峭壁的药师、释迦、弥陀三世石像及巨幅"寿"字摩崖石刻的碧霄岩、瑞像岩;有泉从石窍流出,称为"第一洞天"的清源洞等。
(四)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福鼎市东南45公里,三面临海,有"海上仙都"之称。景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山上有三十六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岩、九泉、三溪、二岭、一谷,包容了山岳峰崖,溪潭瀑布,海洋列岛,山顶泉湖,海滨沙滩,古寺,城堡,摩崖石刻,畲族风情等风景名胜资源。风景分为六个游览区,即山岳游览区、城堡游览区、畲族游览区、列岛游览区、海滨游览区等。
(五)鼓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离市区17公里。在众多的峰峦岩洞中,尤以白云峰、狮子峰、喝水岩、八仙岩、白云洞、灵源洞、达摩洞等为胜;还有溪洞峡谷,如鳝溪、磨溪、鼓山溪等,典型的峡谷如被称为"谷中之谷"的喝水岩、录源洞。植物种类1000多种,有上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柳杉、马尾松、香樟、枫香、苏铁、丹桂、油杉等,有稀有珍贵植物刺桫椤、香杜鹃以及寄生石斛、冬凤兰等。
(六)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
位于永安市城北至西北部。由桃源洞、鳞隐石林两个相对独立的风景区组成。
桃源洞山水秀丽,有"小武夷"之称,面积37平方公里。古时有桃林0.067公顷,山涧流泉,桃花夹岸,飘流映红,因而得名。有丈岩31处,修竹湾11处,拼榈山31处等4大景区、73胜景。尤其是一线天,长120米,悬崖断裂,一隙通明,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被称为"福建三绝"之一。
鳞隐石林奇石林立,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包括洪云山石林、翠云洞、寿春岩、十八洞、石洞寒泉6个风景片。千姿百态的溶洞,有石柱196柱,高度超过20米的有79柱,最高的达36米。
(七)冠豸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连城县东郊1.5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外直中虚,层峦迭峰,望之若万蕊菡苕,摇曳于青标翠盖间,故称莲花峰。又因象一顶獬豸冠,又称冠豸山。素有"三江上游第一观"之称。主要胜景有:灵芝峰、五老峰、攀星岩、五姐妹石等20多个景点。北堑雄关峰林密集,一柱石笋高50多米,周长40多米,拔地而起,如红烛高烧,称为"照天烛"。山后石门湖海拔427 米为人工与天然合成,水面约800亩,湖中群山倒影,水光粼粼。与山、湖相连的旗石寨,最高点为百丈岩。景内无山不石,无石不拔。还有被称为摩天岭的竹安寨,山景以雄、奇、险、绝著称。
(八)鸳鸯溪风景名胜区
位于屏南县的东北部,与周宁、政和县交界。包括鸳鸯溪、白水洋、叉溪、水竹洋和鸳鸯湖等景域,面积78.8平方公里,其中宜洋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面积10.35平方公里。
鸳鸯溪自然风景资源丰富,景观奇特。在长达18公里的溪谷之中,分布着河床、瀑布、石洞、石柱等山水景观。景区内有茂密的常绿阔叶林和大面积的黄山松,森林复盖率达99%,良好的自然条件为珍贵的野生动物──鸳鸯、猕猴提供栖息环境,使鸳鸯溪成为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风景名胜区。
(九)金湖风景名胜区
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征,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26平方公里。湖水或浩翰,或曲幽,山中之湖,湖中有山。赤石群千奇百怪,植被繁茂,绿化覆盖率达 90%以上,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泰宁为"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中央苏区21个县之一。甘露岩寺为宋朝古建筑,明朝尚书第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有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和杨尚昆等名人旧居。还有十里平湖、鸳鸯湖、幽谷迷津、翠谷雪花涧、水上一线天、岩隙天梯、水际瀑布、天台岩、虎头寨、上清溪、猫儿山和红军街等180个景点,奇山异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原始而古朴,充满野趣。
(十)海坛风景名胜区
位于平潭县境内,陆地面积49平方公里,海城保护范围22平方公里。海岛的地貌类型丰富,因地壳变动和长期海蚀风化作用,形成了典型的海岛自然景观,出现造形奇特的象形石景。如石牌洋(又名"半洋石帆")耸立于礁盘之上的两块巨型花岗岩球柱状风化体,形如鼓满的船帆,誉为天下奇观。"石人覃"则惊涛拍岸、景观险奇。优美的海滨沙滩,沙质松软,景观优美,含二氧化硅达93%以上。自然天成的海岛湖泊,面积2.1平方公里,具有科考价值。雄踞海峡的山峦--君山,海拔434.6米,登山顶可一揽群岛景观,眺海峡船只,赏东海日出。
㈥ 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是什么
一、严格的来说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分两类。一类是以云南广西等地为代表的生长在深林里的铁皮石斛。此类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另一类是生长在丹霞地貌上的铁皮石斛以福建泰宁、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的铁皮石斛。
这些地方的铁皮石斛只生长在丹霞岩壁上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海拔高度400~1200米,相对湿度20%~80%,对于透光度无要求。完全暴晒的地方均可以生长,生长季节温度15~25度,夏季岩石表面温度在15~45度左右,冬季气温在-5度~-12度。每年都有霜冻。
二、野生的铁皮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100~3000米高度之间,常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18~30℃,生长期以16~21℃更为合适,休眠期16~18℃,晚间温度为10~13℃,温差保持在10~15℃最佳。
白天温度超过30℃对石斛生长影响不大,冬季温度不低于10℃。幼苗在10℃以下容易受冻,对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苛刻。产于安徽省霍山县的霍山石斛是石斛中的极品,但是霍山石斛生长环境苛刻,产量稀少,市面上只有少数像福临门铁皮石斛这样的老品牌能买到真正的霍山石斛。
拓展资料: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Kimura et Migo):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
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花苞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7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蕊柱黄绿色,长约3毫米,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毫米,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花期3-6月。
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㈦ 泰宁的美食有哪些能详细的介绍一下吗
1、有机鱼
好山好水出好鱼,在烟波浩渺的大金湖碧水中,纯天然的有机鱼是独特的美味。大金湖有机鱼野生,属于放养状态,而且水质清澈,所以肉质自然细腻鲜嫩。作为一个肉食动物,小编尤其对这种有着绝佳好味道,且营养价值高,更不会发胖的食物无力反抗,清蒸、红烧、椒盐、糖醋……一鱼多吃,五彩斑斓,连带着心情也美好了起来。
2、游浆豆腐
豆腐,“兜福”,泰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而泰宁最讲究的豆腐,莫过于上青游浆豆腐了,它历史悠久,一直坚持古法制作,既不用石膏也不用卤水。由一种豆腐变幻出一桌的饕餮盛宴,能让不喜欢吃素的人都爱上它。有诗赞“游浆豆腐百年酵,咬嚼一块味百年”。
3、、乌凤鸡
泰宁的本鸡煲,有一道你绝不能错过的美味,就是“金湖乌凤鸡”。这种鸡早在宋朝泰宁就有农户散养,具有“三乌”特征(皮、骨、肉都为黑色),又因外貌俏丽被人们称为“乌凤鸡”。这种鸡是一种食用兼药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有机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当地人奉它为山珍极品。
4、 稻田鸭
干煎鸭是泰宁的农家特色菜,小编认为这是禽类最好吃、最过瘾、最解馋的做法。以地道的稻田鸭为原料,鸭肉色泽油亮,外焦里嫩,香味浓厚。咬一口鸭肉,微带韧劲,香酥多汁,从肉香到骨头里——超级过瘾!小伙伴们,如果你是一枚正宗的吃货,就绝对不能错过我们泰宁的干煎鸭。
5、 土猪肉
杀猪宴是泰宁山区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传统的流水席。过去,在农村过年时吃杀猪菜是一件大事,无论哪家杀年猪都必定要把亲朋好友及邻居请到家里来吃杀猪菜,就是充分利用一头猪做出的猪肉全席,称得上是猪肉美食的极品,是一道带着浓浓乡愁的美食。
6、 杉阳三宝
杉阳三宝是哪三宝?毛尖笋+魔芋+牛腩!泰宁人喜欢吃笋,泰宁的竹笋,一年四季都有出产,由于气候和土质的特点,质地鲜嫩。泰宁春笋还有一种传统吃法,就是将春笋制作成笋干。以春笋做成笋干居多。而魔芋也是泰宁特色的风味农家菜,方言称“葛子”。这三种菜经过火候的碰撞,那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两道靓汤
7、菌菇汤
菌菇汤制作简便,口味好又有营养,一般是以茶树菇、香菇、金针菇、凤尾菇等菌类为原料。在泰宁,最高大上的做法是红菇蛋羹汤,这可是招待客人的顶配。而茶油香菇汤也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佳肴。泰宁是闽西北山茶油主产地,食用茶油可提高人体酶的活性,提高代谢率,改善体质,增加人体免疫力机能。
8、 石斛汤
泰宁有仙草,便是铁皮石斛了。泰宁的铁皮石斛多生长于悬崖赤壁之上,饱浴云雾雨露之滋润、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可治病救人、驱瘟辟邪,为民造福,真正的养生极品。来泰宁,喝一碗用铁皮石斛煲的浓汤,在看看大金湖的仙寿赤壁,真仙高寿也!
两道主食
9、碧玉卷
碧玉卷又名韭菜糍,因其外皮和有韭菜,呈翠绿色,看起来像碧玉一般,以此得名。相传北宋年间,泰宁人叶祖洽家境较为富裕,16岁时隐于到离县城100多里外的龙泉岩潜心研究经史。北宋熙宁二年,叶祖洽进京赶考时,其母用韭菜、大米做成碧玉卷,为他践行。叶祖洽高中状元荣归故里后,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又大摆碧玉卷宴席宴请亲友。从此,“碧玉卷”名声大震,成为数百年来久传不衰的风味小吃。
10、 暖菇丸子
暖菇丸子外皮绿色,多用艾草或鼠曲草做成,较软,久置后变硬。馅分咸甜等种类,形状有类元宝形和圆形之分。鼠曲草,泰宁方言称“暖菇”,初春时分生长在田野间,性温味甘,入夏开黄白色花,早春采摘后洗净晒干,芳香扑鼻,有化痰止咳及强肾筋骨的功能。
㈧ 福建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闽浙赣三省边界的武夷山脉北段的武夷山市南部境内,总面积70平方公里,向有"奇秀甲东南"之称。) 主要景点有"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36峰和99座千姿百态的山岩。有武夷宫、一线天、九曲溪、桃源、云窝、水帘、天心等七个景区。有儒家的书院,堂、斋、屋62处,道家的院、观、坛、殿71处,佛教的庵、堂、寺、庙43座,隐者的寮、屋、轩、庐60幢,高士、山家的台、榭、宇、舍16所。丹岩摩崖上留有不少历代名人的石刻,还有距今3800多年历史的船棺和虹桥板。景区内还有许多珍贵的古树名木等。
(二)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厦门市南部,范围包括万石山地、鼓浪屿和厦门海湾部分海域。主要景点有:三湾江海、万笏朝天、鼓浪洞天、古刹新辉、虎溪夜月、金榜钓矶、洪济观曰、上里探幽、曾厝度假、黄厝观景等10大景区。
鼓浪屿傍依鹭江,与万石山景区相连,素有"海上花园"美称。全岛绿化覆盖率37%以上,绿树、红花、碧草遍布全岛。岛上现存有13个国家风格各异的建筑物,故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
万石山景区,西、北为市区,东、南为景区海域,峰巅巨石遍布,岩奇石怪,千姿百态,独具花岗岩山地景观特色。景区以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虎溪鸿山、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4部分为主组成。
(三)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泉州市北郊3公里处,包括清源山、灵山圣墓、九曰山三个景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景区文物荟萃,风景秀丽,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称。主要景点有:老君岩,高5.63米,宽8.1米,厚6.85米,为我国宋代石刻艺术代表作之一,属国内罕见的大型道教石像;有宋代石雕释迦牟尼坐像及千手千眼观音坐像的千瑞寺;有米芾手迹的"第一山"石碑;有弘一法师舍利塔的千手岩;有附于峭壁的药师、释迦、弥陀三世石像及巨幅"寿"字摩崖石刻的碧霄岩、瑞像岩;有泉从石窍流出,称为"第一洞天"的清源洞等。 (四)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福鼎市东南45公里,三面临海,有"海上仙都"之称。景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山上有三十六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岩、九泉、三溪、二岭、一谷,包容了山岳峰崖,溪潭瀑布,海洋列岛,山顶泉湖,海滨沙滩,古寺,城堡,摩崖石刻,畲族风情等风景名胜资源。风景分为六个游览区,即山岳游览区、城堡游览区、畲族游览区、列岛游览区、海滨游览区等。 (五)鼓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离市区17公里。在众多的峰峦岩洞中,尤以白云峰、狮子峰、喝水岩、八仙岩、白云洞、灵源洞、达摩洞等为胜;还有溪洞峡谷,如鳝溪、磨溪、鼓山溪等,典型的峡谷如被称为"谷中之谷"的喝水岩、录源洞。植物种类1000多种,有上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柳杉、马尾松、香樟、枫香、苏铁、丹桂、油杉等,有稀有珍贵植物刺桫椤、香杜鹃以及寄生石斛、冬凤兰等 (六)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
[--全国资源最多的网站 位于永安市城北至西北部。由桃源洞、鳞隐石林两个相对独立的风景区组成。 桃源洞山水秀丽,有"小武夷"之称,面积37平方公里。古时有桃林0.067公顷,山涧流泉,桃花夹岸,飘流映红,因而得名。有丈岩31处,修竹湾11处,拼榈山31处等4大景区、73胜景。尤其是一线天,长120米,悬崖断裂,一隙通明,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被称为"福建三绝"之一。 鳞隐石林奇石林立,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包括洪云山石林、翠云洞、寿春岩、十八洞、石洞寒泉6个风景片。千姿百态的溶洞,有石柱196柱,高度超过20米的有79柱,最高的达36米。
(七)冠豸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连城县东郊1.5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外直中虚,层峦迭峰,望之若万蕊菡苕,摇曳于青标翠盖间,故称莲花峰。又因象一顶獬豸冠,又称冠豸山。素有"三江上游第一观"之称。主要胜景有:灵芝峰、五老峰、攀星岩、五姐妹石等20多个景点。北堑雄关峰林密集,一柱石笋高50多米,周长40多米,拔地而起,如红烛高烧,称为"照天烛"。山后石门湖海拔427 米为人工与天然合成,水面约800亩,湖中群山倒影,水光粼粼。与山、湖相连的旗石寨,最高点为百丈岩。景内无山不石,无石不拔。还有被称为摩天岭的竹安寨,山景以雄、奇、险、绝著称。
(八)鸳鸯溪风景名胜区
位于屏南县的东北部,与周宁、政和县交界。包括鸳鸯溪、白水洋、叉溪、水竹洋和鸳鸯湖等景域,面积78.8平方公里,其中宜洋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面积10.35平方公里。 鸳鸯溪自然风景资源丰富,景观奇特。在长达18公里的溪谷之中,分布着河床、瀑布、石洞、石柱等山水景观。景区内有茂密的常绿阔叶林和大面积的黄山松,森林复盖率达99%,良好的自然条件为珍贵的野生动物——鸳鸯、猕猴提供栖息环境,使鸳鸯溪成为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风景名胜区。
(九)金湖风景名胜区--全国资源最多的网站 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征,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26平方公里。湖水或浩翰,或曲幽,山中之湖,湖中有山。赤石群千奇百怪,植被繁茂,绿化覆盖率达 90%以上,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泰宁为"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中央苏区21个县之一。甘露岩寺为宋朝古建筑,明朝尚书第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有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和杨尚昆等名人旧居。还有十里平湖、鸳鸯湖、幽谷迷津、翠谷雪花涧、水上一线天、岩隙天梯、水际瀑布、天台岩、虎头寨、上清溪、猫儿山和红军街等180个景点,奇山异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原始而古朴,充满野趣。 (十)海坛风景名胜区
位于平潭县境内,陆地面积49平方公里,海城保护范围22平方公里。海岛的地貌类型丰富,因地壳变动和长期海蚀风化作用,形成了典型的海岛自然景观,出现造形奇特的象形石景。如石牌洋(又名"半洋石帆")耸立于礁盘之上的两块巨型花岗岩球柱状风化体,形如鼓满的船帆,誉为天下奇观。"石人覃"则惊涛拍岸、景观险奇。优美的海滨沙滩,沙质松软,景观优美,含二氧化硅达93%以上。自然天成的海岛湖泊,面积2.1平方公里,具有科考价值。雄踞海峡的山峦--君山,海拔434.6米,登山顶可一揽群岛景观,眺海峡船只,赏东海曰出。